首页 > 环球财智 > 正文
韩国基民投资理财新趋势:偏好高杠杆ETF
2025-10-20 09:27:05来源:证券时报责编:卢家傲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理财观,是其经济脉搏与社会心态的镜像。在韩国,一股被称作“蚂蚁军团”的散户投资力量正越来越多的影响着资本市场。

  近期,证券时报记者走访韩国首尔,与多位资管行业人士和投资者进行了交流。记者观察到,在物价高企、利率下行等社会的现实挑战下,投资理财已不仅仅是资产增值的工具,更被韩国许多年轻人视为改变命运的突围方式。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韩国投资者不仅借道ETF涌入资本市场,而且热衷于高风险杠杆产品,不惧高风险博取高收益。

  进入2025年,这股庞大的投资者力量在持续追捧本土及美国资产的同时,也逐渐将目光投向中国尤其是港股资产,资金流向的变化与对特定板块的聚焦布局,勾勒出一幅韩国投资理财的全新图景。

  热衷高风险杠杆产品

  韩国投资者对高风险资产的偏好由来已久。

  公开资料显示,韩国于2010年便推出了杠杆ETF,是亚洲最早推出杠杆ETF的市场,早于日本(2012年)、中国台湾(2014年)和中国香港(2016年)。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发现,直至今日,不少韩国投资者仍然对高风险的杠杆ETF、衍生品、虚拟货币等情有独钟。

  “由于物价较高,生活压力较大,韩国年轻人很喜欢炒股票和买基金,而且喜欢买2倍3倍杠杆的基金,比如今年比较流行的Direxion Daily Tesla Bull 2X ETF产品,尽管在今年早些时候曾让投资者遭受超过80%的巨额亏损,但依旧吸引了大量买盘。”一位在韩国本土资管公司工作的人士透露。

  韩国证券存管局数据显示,在今年10月3日至9日韩国本土市场休市期间,韩国投资者向全球市场投入了约12亿美元,其中净买入金额最多的便是Direxion Daily Tesla Bull 2X ETF,高达1.51亿美元,此外还有T-rex 2X Long Bmnr Daily Target ETF、Defiance Daily Target 2X Short Ionq ETF等杠杆产品获得超5000万美元的净流入。

  这种杠杆偏好也体现在对本土明星企业的追捧上。近期,韩国存储芯片企业SK海力士以168%的年内涨幅,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标的。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南方东英于10月16日推出全球唯一的海力士杠杆产品“XL二南方海力士”,与三星证券等韩国本土券商合作,使得韩国投资者可以更便捷地买卖这只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杠杆产品。据了解,这一产品在近期备受韩国投资者追捧。

  除了涌向杠杆ETF外,韩国投资者也在“借钱炒股”。根据韩国金融投资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15日,韩国股市的信用交易融资余额总计达到了23.83万亿韩元,创下年内新高,并且正迅速接近2021年创下的25.65万亿韩元历史高点。

  10月17日,韩国证券交易所和金融投资协会罕见发布联合声明,向投资者发出警告,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市场可能出现短期调整的背景下,投资者在使用信用融资时应更加谨慎,避免超出自身偿还能力的过度杠杆交易。

  “蚂蚁军团”借道ETF入市

  韩国的ETF市场也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在被称为“蚂蚁军团”的散户投资者带动下,资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韩国ETF产品,尤其集中在高杠杆、半导体以及中国科技资产等特定领域,推动市场规模屡创新高。

  今年7月下旬,在韩国资本市场上市的ETF数量首次突破1000只大关。韩国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韩国ETF管理人共28家,上市ETF数量达到1028个,单日成交量达到16亿韩元,资产规模达到260万亿韩元。

  “其实韩国的ETF市场是从2021年以来才加速发展,四年来,上市ETF的数量翻了一番,管理规模增长了两倍多,日均交易量更是增长了五六倍。”上述资管人士透露,“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散户投资者的崛起。韩国处于历史性的低利率环境,传统储蓄和理财产品吸引力大减,叠加全球主要股市均在近几年触底反弹,大量散户投资者形成了‘蚂蚁军团’,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涌入股市,寻求更高回报,而ETF提供了一站式的完美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投资门槛。”

  韩国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韩国个人投资者年内净买入ETF的金额为21.3万亿韩元,但同期机构投资者却呈现净流出迹象。

  为了迎合“蚂蚁军团”多样化的投资需求,近年来,韩国资产管理公司在产品创新上不遗余力,推出了大量的主题ETF、杠杆ETF、反向ETF、主动ETF等创新产品。

  比如在今年9月,韩国交易所便上市了五只主动ETF,如SAMSUNGACTIVE KoAct美国纳斯达克平衡50主动型ETF、Heungkuk香港货币市场主动型ETF等;两只杠杆ETF上市,比如Hanwha PLUS韩国国防杠杆ETF;十余只主题ETF上市,比如Hana 1Q K主权人工智能ETF。

  此外,一位韩国投资者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她和身边朋友也会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定投一些比较稳健的宽基ETF。据了解,韩国近年来积极推动养老金制度改革,鼓励个人通过个人退休养老金(IRP)和确定缴款型(DC)养老金账户进行更积极的投资,并放宽了这些账户投资于股票型ETF等风险资产的限制,使得大量养老金得以流入ETF市场。

  对中国资产关注度提升

  韩国的投资热潮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土和美国市场,一个明显的趋势是,2025年以来,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尤其是港股科技股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韩国证券存管局数据显示,如果以成交额为指标,截至10月17日,中国已经以90.19亿美元的年度累计成交额,超越日本和欧盟,成为韩国投资者关注的第二大海外股票市场,仅次于美国。

  如果从净买入额看,2025年以来,韩国投资者净买入中国资产(主要包括A股和港股)3.93亿美元,其中净流入港股的趋势更为明显。

  一位就职于韩国某资产管理公司全球投资部门的分析师表示,在经历了2022—2024年因房地产风险等因素导致的谨慎期后,2025年,韩国个人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净买入量三年来首次由负转正,特别是在市场强劲反弹和政策支持下,韩国投资者加大了对科技巨头、AI及电动车相关企业的配置。例如,韩国投资者在港股市场的托管资金从1月的18亿美元增至10月的28亿美元,显示市场情绪改善。

  具体到投资方向上,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主要集中在科技巨头、人工智能、电动车和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的成长股,而非传统行业,投资组合聚焦创新与未来成长主题。

  韩国证券存管局显示,截至10月17日,韩国投资者今年净买入金额最高的前五大A股分别为寒武纪、药明康德、农业银行、中际旭创、中国移动,分别为10869万元、3550万元、3346万元、2593万元、2451万元;净买入金额最高的前五大港股分别为小米集团、宁德时代、中芯国际、优必选、阿里巴巴,分别为13.53亿元、4.95亿元、3.77亿元、3.73亿元、3.09亿元。

  上述分析师表示,韩国本土资管机构认为,尽管中美关系和房地产问题等短期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相较欧美市场,中国股市具有估值吸引力、政策红利及以消费、基建和科技巨头为核心的产业周期,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兴趣有望延续。(证券时报 记者 裴利瑞)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