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财智 > 正文
前三季度社融增量突破30万亿 新增贷款14.75万亿
2025-10-16 09:06:25来源:证券时报责编:卢家傲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5日发布的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突破30万亿元,达到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

  作为衡量金融总量的核心指标——社融增速、广义货币(M2)增速延续高位,表明货币金融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适宜的环境。9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单从9月数据看,当月社融增量、新增人民币贷款表现较为平稳。今年以来,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企业发债和股权融资渠道更加畅通,直接融资对社会融资规模的拉动作用明显;其中,政府债券对社会融资规模发挥了主要支撑作用。

  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受益于政策对科创债、民企债的支持力度加大,叠加发债利率处于低位,企业发债融资增多,净融资规模达1.57万亿元。受此影响,前三季度,政府和企业债券净融资占比升至43%。

  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在社融规模增量中的占比降至48%,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其他更为丰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供。“这表明随着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单一的贷款指标越来越难以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记者说。

  “平均来看,债券在银行资产中占比25%左右,全市场约七成政府债券和两成公司信用类债券由银行持有。银行不仅在信贷投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也是债券投资的主要参与者。”业内专家表示,再考虑到更多参与股权市场的券商、基金等各类非银机构,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远不限于贷款这一渠道,应更多观察社融等更全面的统计指标来分析金融支持力度。

  尽管9月末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降至6.6%,但根据估算,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增速在7.7%左右。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

  温彬指出,随着个人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开始实施,利息成本下降推动消费贷款需求进一步释放。同时,传统“金九”销售旺季以及近期北上深等一线城市相继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带动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有所上行,个人住房贷款需求相应回暖。

  贷款规模在保持合理增长的同时,贷款利率保持低位水平。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反映资金活化程度的狭义货币(M1)增速近几个月回升态势明显,9月末升至7.2%,比今年2月末的年内低点大幅提升了7.1个百分点。9月M1、M2“剪刀差”也进一步收窄至1.2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中金公司研报指出,M1、M2“剪刀差”收窄表明存款活期化趋势继续。

  今年新修订后的M1统计口径中包括单位活期存款与个人活期存款。在近期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不少市场机构将非银机构存款与居民部门存款之间的增减变化,视同居民资金进出股市。不过,上述观点并不准确,不同部门的存款变化并不必然影响股市变化。

  今年以来,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在业内专家看来,主要与非银存款定期化、持有同业存单多增较多等因素有关。

  所谓存款“搬家”,本质上是居民资产重新配置的一种表现。“存款‘搬家’是不同金融市场之间收益率相对变化的结果。”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不同金融资产收益率比价关系改变后,资金会由低收益资产流向高收益资产,利率的影响和传导作用会体现得较为明显。2023年以来,存款“搬家”和“回流”现象时有发生。(证券时报 记者 孙璐璐 贺觉渊)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