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车间的单晶硅棒炉。受访单位供图
一块普通的石英石,经过复杂的生产工序,变成一枚黝黑发亮的太阳能电池片;实验室里,一项项新材料技术正在加紧研发……10月30日,虽然天气转寒,但是在新疆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以下简称“甘泉堡经开区”)内,无论是工厂还是实验室都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甘泉堡经开区是新疆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构建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现代物流商贸产业、其他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2+2’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甘泉堡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罗建光说。
抢抓机遇 发力光伏赛道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核心原材料,其品质决定着光伏产品的性能。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地域优势,新疆成为国内外多晶硅重要供应地区之一。虽然多晶硅资源富集,但下游缺少高附加值的电池板等终端产品。为此,甘泉堡经开区聚焦光伏赛道积极引进企业,全力推进产业延伸和技术拓展。
10月底,记者走进位于甘泉堡经开区的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单晶硅拉棒车间,只见高耸的单晶硅棒炉林立,排列成行。装满硅料后,一个炉子可拉出7根单晶硅棒,单根单晶硅棒长五米左右、重达五六百公斤。这是制造电池片的主要材料。
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由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硅基新材料领域,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2023年10月,该公司在甘泉堡经开区打造“多晶硅—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一体化全产业链园区,贯通“石英矿—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光伏玻璃—边框—胶膜—焊带—有机硅密封胶—光伏组件”全产业链。
与此同时,甘泉堡经开区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配套产业——新型储能产业。在位于甘泉堡经开区信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GWh新型储能设备生产线上,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生产光伏产品。该公司生产厂长杨成介绍,这种新型储能设备就像是一个“超级充电宝”,由储能电池阵列、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储能逆变器等组件以及80块重达350公斤的锂电池构成,其中一块锂电池就能储存3440度电,足以满足一个普通家庭两年的用电需求。
深挖资源 推动产业转型
除了发展壮大光伏产业外,甘泉堡经开区还在新材料和化工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中,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分别是甘泉堡经开区新材料和化工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它们的快速成长,不仅为经开区产业注入新活力,也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碳纤维生产线上,黑色碳纤维丝束正在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这些看似柔软顺滑的纤维束,实则具备高强度、低密度、耐高温及抗腐蚀等性能,已广泛应用于高铁动车、飞机部件及新能源装备等多个领域。这是新疆首个年产5万吨的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12月18日顺利投产,实现了当年开工、建成和投产。
该公司生产的T700—24K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备受关注。“国内外对碳纤维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司将全力推进二期项目建设,计划在五年内增设8个碳化车间和16条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永明介绍,公司还将加速产品技术创新和研发平台建设,力求实现T800、T1000及高强高模碳纤维的产业化,助力风能、光伏和氢能产业的发展。
罗建光表示,甘泉堡经开区不仅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还通过科技创新和资源深挖,推动了化工等特色产业的升级。作为经开区老牌化工企业,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近年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在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高耸的银色塔罐与蜿蜒的管道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工业画卷,其中高达80多米的甲醇制烯烃装置更是被誉为“镇厂之宝”。公司质量技术部业务经理刘义介绍,甲醇制烯烃成套技术是一项以煤炭为原料,通过气化合成甲醇后再制取乙烯、丙烯的先进技术。这项技术成功地将煤炭转化为塑料原料,不仅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还具备甲醇单耗低、综合能耗低等优点。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拓宽了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的市场和销路,也推动甘泉堡经开区乃至新疆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引才育智 打造创新平台
如今,位于甘泉堡经开区的乌鲁木齐市中俄联合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双方科研人员联合针对铝基材表面处理技术展开科研攻关。
“我们通过研究铝的表面处理技术,大幅提升电磁导线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强度,为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等产品提供科技支撑。”该实验室执行主任雷厉告诉记者。
在甘泉堡经开区,像这样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止一家。10月,新疆特种纤维纺织产业基地获新疆纺织工程学会授牌,填补了新疆特种纤维纺织产业空白。该基地将以高新纤维材料应用研发为基础,进行安全防护及高性能纤维增强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及产业化,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提升品牌影响力。
此外,为了吸引和培育更多人才,甘泉堡经开区发布了引才育才实施办法,拿出“真金白银”招揽天下英才。经开区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生活补贴、住房补贴等丰厚待遇,其中生活补贴最高可达100万元,分三年发放。同时,企业也能获得一次性引才育才奖励,每年度最高奖励100万元。
甘泉堡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吴边海介绍,该办法对新入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以及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等都有相应的奖励和奖补措施。
截至目前,甘泉堡经开区已拥有6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20个自治区级研发平台,累计引进各类人才6500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人才88人,为产业发展储备了高层次人才。(记者 梁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