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财智 > 正文
增强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025-05-19 09:50:49来源:经济日报责编:田蜜

  今年以来,又有多家银行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服务银行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已成为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重要手段。金融科技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科技与金融平台机制的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普惠性并创造新商业模式的产业形态。它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流程繁琐、覆盖不足等问题,推动金融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当前金融科技行业正处于规模扩张与技术深化阶段:一是市场格局分层化,主要参与者包括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与新兴科技公司,分别聚焦消费金融、产业金融及技术输出领域。二是技术应用场景化,金融科技逐渐从支付、信贷向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实体经济领域延伸,高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多维层面展开应用。三是政策支持体系化,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以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从健全科技治理体系、夯实数字基础底座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快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科技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服务效率、赋能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金融科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如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降低运营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供应链金融模式,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传递给上下游企业,并利用风控技术提升供应链金融安全性,降低融资成本,增强产业链整体韧性和竞争力。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场景化、定制化和协同化的金融服务模式,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了不同行业和场景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效。通过赋能供应链金融,使金融机构与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还有助于普惠服务下沉,实现技术行业全覆盖。金融科技的应用为农村金融带来了新的突破。在线金融消费与农业机构组织的“线上+线下”场景创新,使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得到了显著提升。大数据技术改善了数据孤岛问题,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提高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性。金融科技也带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创新,以及新型技术的产业支持,加快了绿色金融的业务发展与产业落地,建立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服务融合发展评价体系,赋能绿色经济区域建设,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未来创新业务与迭代需求的驱动下,金融科技需进一步实现技术场景融合与新兴生态构建。

  要通过跨技术协同机制,推动“AI+区块链+物联网”在产业端的集成应用。例如,构建智慧港口物流体系,实现货物追踪、通关、融资全流程自动化。持续深化开放平台战略,鼓励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共建API生态,支持中小银行快速接入金融科技。

  要通过政策导向支持与动态风险防控,引导金融科技在各领域实现资源覆盖,优化融资扶持机制,扩大风险补偿基金规模,如青岛市“科技信贷白名单”模式,对金融科技支持的小微贷款给予风险补偿。

  还应设立专项再贷款工具,定向支持供应链金融、绿色科技等领域。加强企业转型建设与区域数据协同,联合平台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计划,利用金融科技赋能传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实施区域差异化战略,制定工业数据安全与交换标准,解决跨行业数据孤岛问题,并且因地制宜探索技术输出与当地特色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王琦)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