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降成本之火,正在蔓延至造车新势力。距离白热化“抢人大战”还不到半年,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传出了裁员的消息。
相比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抢人大战”,裁员、解约事件让车企间的人才争夺显出偃旗息鼓之势。然而,新能源汽车业内日渐普遍的“竞业协议”却表明新能源赛道的企业对人才资源的重视从未松懈。
在高速建设后,各车企经历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危机等考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进入下半场,而在行业变革的波动下,职场人也不断在湍流中调整自身航行的状态。
01丨减速的“汽车” 观望的“汽车人”
2021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下,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爆发,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5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2021年也被业内视为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元年”。
火热的赛道中,不仅有加速构建护城河的新势力,还有转型的车企“老玩家”,更有加码新能源造车的百度、小米、华为等科技大厂。随着造车大战愈演愈烈,抢夺人才成为车企的重中之重。
如何留住人才?期权激励、高水平薪资、全员持股等优厚条件成为企业“抢人”的资本。在职场社区平台脉脉上,“待遇不错”、“工作氛围好”、“早九晚六”等入职体验让不少转型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职场人感叹“真香”。与此同时,新能源赛道正在成为职场香饽饽,据脉脉人才智库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经济领域职位增长量排名前列的职位,都与新能源有关。
不过,往日动作频频的新能源车企最近好像集体“哑火”,不仅招聘岗位缩减,裁员、毁约校招生等人才“减速”动作相继成为行业热门话题,这不禁让职场人困惑“新能源那么火,为啥还裁员”?
对此,身在汽车赛道的脉友从供需关系出发,分析“汽车需求的萎缩带来了产业的整体收缩”,在紧缩的市场需求下,作为汽车产业“子集”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不能由“技术的前沿程度”所拉动。此外,也有脉友将目光投向新能源车企营收状况,在“经济不乐观”、“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内部踩刹车”、缩减“非核心业务”成为脉友观点中最普遍的答案。
在审视的目光后,职场人转行跳槽的“新能源汽车热”渐趋冷静,在车企“降薪或裁员”的背景下,试图跳槽新能源的脉友放慢了脚步,更加审慎地斟酌着行业机会。
02丨“抢人大战”进入下半场
在职场人对汽车赛道处于观望之时,业内人士却认为,裁掉部分边缘化缺乏能力的人后,车企将更强调寻找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中高端人才。可以预见的是,“抢人大战”只不过进入了中场休息阶段,激烈的下半场即将拉开帷幕。
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近年来传统汽车制造商人才大量流失情况,竞业协议也在成为车企留人的手段。作为企业保护核心技术的工具,竞业协议最初仅向企业高层、核心技术部门的员工开放签署和启动。员工离职时,竞业协议所规定的竞业时长、竞业企业名单、违约赔偿金都是所要考虑的成本。
但随着汽车人才竞争的加剧,扩大竞业协议的启动范围,也正在成为车企的常规操作。
在脉脉上,来自汽车圈的脉友感叹道,离开所在的汽车企业,“所有车企、互联网企业、自动驾驶企业、供应商”都被限制在竞业范围内。同时科技大厂的造车业务也拓展着竞业名单,一位任职于华为车BU的脉友透露,自己离职所需签署的竞业协议涵盖了“蔚来、理想、小米、Momenta、吉利、滴滴等20几家智能驾驶车企、相关联企业及子公司”,签署协议后去处难寻。
事实上,早在去年8月,就有脉友在脉脉上爆料,长城汽车的竞业协议条款中,竞业限制实体竟然多达130家,从传统车企吉利、比亚迪,到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再到科技公司小米等,覆盖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企业、互联网汽车及其他有关联领域的公司。此外,据公开资料显示,就在小米宣布进军汽车领域之后,小鹏在第一时间就更新了自己的竞业禁止企业名单。
除了竞业企业名单拓展外,竞业协议所限制的员工层级也拓展至非核心技术员工。除了华为车BU“全员竞业”,在新势力车企蔚来3-1职级员工也被要求签署竞业协议,而传统车企长城汽车的竞业协议也拓展至“全员签”。
作为车企“短期内遏制人员流失”的策略,竞业协议被脉友认为是企业在“过渡期”调整过程中采取的“灵活方案”。与此观点相对应的是,车企间对核心技术人才的竞争确实从未停止,“业务重点方向”的人才争夺仍在进行中。
事实上,在汽车智能化逐步深入、“软件定义汽车”成为业内普遍共识的大趋势下,汽车行业内“技术流”人才成为各企业拉拢的重点。不少脉友们综合行业判断和职位薪资,认为车企长期的人才缺口在于软件、算法、自动驾驶等相关岗位。在人才竞争“厮杀”激烈的战场,“既懂软件又懂汽车”的汽车人成为香饽饽。
看似“歇火”的人才之战,实际上只是转移到了另一高技术、复合型人才市场。当新能源赛道步入存量时代,各家造车新势力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对人才的标准和门槛进一步提升。对于职场人而言,“持续学习,保持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在跌宕的发展中“努力使自己成为金子”,则是应对这场行业浪潮的不二法则。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