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2020腾讯医学ME大会将于11月8日亮相,今年大会主题是“痛点”。大会将邀请钟南山、Eric Rubin、葛均波、黄荷凤、陆林、蔡三军、彭宝淦、张文宏8位不同领域的全球医学学者聚焦新冠肺炎疫情、传染病、癌症、抑郁症、生殖医学等医学领域,从身体的痛点出发,为大众解码生命的前沿思考。
钟南山在寄语2020腾讯医学ME大会时提到:“马化腾曾说过,互联网的任务是解决用户的痛点,这跟医学的使命很像,我们是解决人类最根本的痛点,生命之痛。正如我们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所感受到的,在生命之痛面前,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2020腾讯医学ME大会嘉宾阵容
11月8日14:00,2020腾讯医学ME大会将于线上全程直播,以专业医学科普搭建前沿医学与大众的桥梁,将生命智慧与每个人的健康相连;搭建医学与互联网的桥梁,将互联网常说的“痛点”做出生命的演绎。作为腾讯科学周系列重磅活动之一,腾讯医学ME大会始于2019年,由腾讯集团携旗下腾讯医典联合全球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及其独家授权的中文数字媒体《NEJM医学前沿》共同举办。腾讯科学周还包括腾讯科学WE大会、科学探索奖颁奖礼和X Talk等科学活动。
2020腾讯医学ME大会嘉宾阵容
钟南山: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
钟南山是我国呼吸病学专家,是将中国呼吸病学发展推向国际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他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他的研究被WHO及NIH联合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引用。钟南山团队提出对慢阻肺进行早期干预,相关成果被写进世卫组织编撰的新版慢阻肺全球防治指南。2003年,他提出冠状病毒变种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真正原因。2020年,已经83岁的他再次奔赴疫情第一线,一锤定音,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肯定有人传人现象。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人们彷徨无措的时候,他说:“武汉一定能过关”。钟南山让人们记住的不仅有他的医术,还有他毅然奔赴疫情一线的身影,以及更加尊重科研事实的求真精神。
Eric Rubin:全球顶级医学期刊的掌门人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Eric Rubin
有着208年历史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全球权威医学期刊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主编Eric Rubin是结核病研究人员之一,他发表过一百余篇科学论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了数十篇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论文,内容涉及预测疫情走向的流行病学、分离病毒结构的病毒学以及研究症状、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等,向全世界的医学工作者提供疾病信息及防疫支持。此外,他的团队努力将新冠肺炎相关的内容翻译成中文,让中国医务人员和公众了解最新医学进展。
人类已与传染病斗争了数千年,唯一不变的是人类超越自我、不断进化的勇气和决心。本次大会上,面对世界范围内形势仍不容乐观的新冠肺炎疫情,Eric Rubin将就传染病话题分享知识。
葛均波:生命通道的救心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葛均波是国际医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心脏病研究专家之一,他创造了冠心病治疗多项“业界首次”。
他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心肌桥特异性影像学诊断指标——“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将疾病检出率由不足5%提高到95%以上,这一成果编入国际权威心血管病教科书并被命名为“葛氏现象”。他首创“逆向导丝技术”,使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从不足65%上升到90%以上。“中国心”始终是葛均波院士的坚持和追求,他主持研发的我国首个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支架,每年帮助超过10万例冠心病患者,为国家每年节约约15亿元的医疗支出。
2019年,葛均波院士获得“最美医生”称号,他常告诉同事:“当医生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目标只有努力解决患者病痛。我始终相信,世上没有不治之症,只有不知之症。我告诉自己,作为一位医生必须不断坚持,不断探索,绝不停下前进的脚步,才能让病人更好地回归生活”。
黄荷凤:让健康从胚胎开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黄荷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黄荷凤从事妇产科、生殖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30余年。黄荷凤及团队研究的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可以通过胚胎植入前的筛查,检测出含致病基因的胚胎,从而筛选出健康胚胎进行移植,实现从源头阻断致病基因的遗传,为有遗传性疾病的家庭和不幸身患遗传性罕见病的父母带去希望。
近年,黄荷凤院士团队将5G、AI等技术与妇产科学融合,在婚孕前、产前及新生儿三个阶段控制住遗传性出生缺陷和罕见病,为新生命的基因健康保驾护航。“人类的生殖是一门医学艺术,每一个新生命的健康都值得守护”她说。
陆林:为抑郁症患者“正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陆林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高达3.5亿以上,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抑郁症是一种高复发、高致残性的精神疾病,是导致人们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的第一疾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是首位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中科院院士。面对抑郁症治疗领域的痛点,陆林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谷氨酸受体的快速抗抑郁作用新理论,为研发新一代无毒副作用的快速抗抑郁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候选靶标。
相比抑郁症的治疗,如何提升抑郁症患者的诊断率显得更为重要。“大家一说到精神疾病就害怕、紧张、不好意思甚至不愿意说。因为精神疾病而不愿意去找医生只会让疾病变得越来越严重”陆林表示,在中国,大约有70%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抑郁症是可治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药物,更需要关怀和陪伴,周围的人对患者正确的理解和对待很重要。”陆林积极倡导和推动全社会修正对抑郁症的认知。
蔡三军:肠癌早筛的坚定推动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大肠多学科首席专家蔡三军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爬升至恶性肿瘤发病谱的第三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蔡三军从事大肠癌相关临床治疗研究已长达34年,以精湛的技术为肠癌患者开展手术治疗。他参与的临床研究项目证实了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可以更早、更准确地实现肠癌筛查,为提高肠癌治愈率和生存率带来了希望。2019年,蔡三军所在的复旦肿瘤医院将大肠癌(Ⅰ-Ⅳ期)5年生存率提高至了71.26%,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蔡三军反复强调,只要做好公众的大肠癌科普教育,把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都落实到位,大肠癌就是可防可治的。
彭宝淦:让患者挺起“生命的脊梁”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武警总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彭宝淦
腰痛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感冒发生率的常见病症,在任何时候都有约18%的人群正在经历它的折磨。“病人腰痛,医生头疼”,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原因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脊柱外科主任彭宝淦针对椎间盘退变引起腰痛的各个环节逐一深入研究,提出了椎间盘源性腰痛发病的新理论——炎症机制。在此基础上,他及团队又提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该成果被发表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疼痛》(Pain)上。
张文宏:感染科的“病毒猎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张文宏
“这个策略叫‘闷’,在家‘闷’两个星期,需要你们每个人都做贡献。”“这场战役是必胜的!”凭借多次“硬核”发言,张文宏成为“新冠抗疫”先锋里的“明星专家”。风趣幽默的形象背后是他在专业领域数十年如一日的深厚积累和奉献。他曾经带领团队在72小时内为感染了“非洲昏睡病”久治不愈的患者锁定了病原体冈比亚锥形虫并从WHO申请到对症药品,把患者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他曾面对发病前一天曾被猪圈中的污水溅入双眼的病人,凭借敏锐的警觉性让团队在猪圈进行病毒取样,在全球病毒史上首次确认了猪疱疹病毒的跨种传播…。
张文宏曾表示,感染科的医生就像“病毒猎手”,不仅要临危不乱阻止疾病肆虐,而且要粉碎医疗的谣言,“我们跑赢过病毒性肝炎,相信这次能跑赢新冠”。
据介绍,腾讯科学周是自2019年起,腾讯及腾讯基金会响应“科技创新”的号召,践行科技企业社会责任与“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在每年11月举办的系列科学活动。2020年腾讯科学周以腾讯科学WE大会、腾讯医学ME大会、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X-Talk四场大会为核心。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表示:“腾讯科学周是希望让科学家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让科学探索成为公众尤其年轻人的追逐点;让科研工作成为一种新时尚。希望引导更多人关注生命、认识自我,通过权威医学科普提升大众健康,减少病痛之苦“。(图/文 陈东)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