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财智 > 正文
让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 中央部门集中公开今年部门预算
2025-03-27 09:59:49来源:人民日报责编:田蜜

  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3月26日,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内容涵盖部门收支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等9张报表,以及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占用、预算绩效管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项目等情况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为使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公开,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

  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提出,“坚持管理挖潜、花钱问效”。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绩效目标公开是提高预算公开易读性、强化公众监督的有力举措。中央部门绩效目标公开数量已从2017年的10个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796个。2025年,各中央部门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推进绩效目标向社会公开,促进绩效目标质量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财政部持续推动我国预算公开取得新进展,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预算公开制度框架,推进中央和地方按照相关制度规定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细化预算公开内容、规范预算公开方式。

  在中央政府预算公开方面,2009年首次公开中央政府预算,包括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等4张表。2010年,中央政府预算公开范围拓展至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12张表。2018年,进一步将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公开范围。2019年,新增公开42个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情况表,2025年公开分地区情况表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至48个。

  在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方面,从2017年开始,将各部门在本部门网站上公开的部门预算,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上进行集中展示。

  在省级政府预算公开方面,目前,各省级政府预算都已主动公开。财政部在门户网站设立“省级预决算公开专栏”,将各省级预算公开平台或专栏汇集在一起,以地图链接的形式集中展示。

  在省级部门预算公开方面,目前,各省均已向社会集中公开经省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

  在省以下预算公开方面,2022年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公开率均为100%,省、市、县级部门预算公开率均达到99%以上。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预算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预算数据已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财政透明度明显提升,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曲哲涵)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