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财智 > 正文
从博鳌“热词”看下一个“亚洲奇迹”
2025-03-25 09:56:44来源:新华网责编:田蜜

  沙白水清,木棉花开。中国南海之滨的小镇博鳌再次迎来世界目光。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即将召开。“开放包容”“创新驱动”“全球治理改革”……谈起本届论坛年会,与会嘉宾与专家学者不约而同提起这些关键词。人们期待通过思想碰撞,找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通途,共同创造下一个“亚洲奇迹”。

从博鳌“热词”看下一个“亚洲奇迹”

这是3月24日拍摄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摄

       “开放包容”延续“亚洲奇迹”

  “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亚洲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实现持久繁荣的必由之路。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兼事务局局长泉川友树告诉新华社记者,在世界面临越来越多不确定性背景下,亚洲各国政要和各界人士共商应对之策有特别意义。他强调,亚洲各国应合力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共同发出维护自由贸易最强音”。

  “要延续‘亚洲奇迹’,必须加强区域合作。”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表示,亚洲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充分证明合作共赢必须建立在更深层次的贸易一体化、创新共享和人文交流基础之上。

  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金属业务首席执行官狄诺·奥特兰托认为,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关键在于多边主义,因为“没有国家能单独确保长期繁荣”。

  “面对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挑战,开放和包容才是扩大各国对话、加强交流、相互借鉴的必由之路。”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小若泽·里卡多·卢斯(中文名:李嘉诺)说。

      “创新驱动”造福全球发展

  年会开幕前,博鳌亚洲论坛会场外的大榕树下,工作人员正调试机器人咖啡师。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科技创新多点开花,成果竞相涌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推动中国稳步走在科技创新前沿。

从博鳌“热词”看下一个“亚洲奇迹”

3月20日在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拍摄的智能产线。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虽然远在地球另一边,卢斯也密切关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动向。他告诉记者,“创新”和“可持续”是他最为关心的博鳌关键词。他认为,通过重视创新和有效政策引导,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进步迅速,并积极与合作伙伴分享,助力全球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斯里兰卡“一带一路”组织创始董事亚西鲁·拉纳拉贾强调,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推动了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领域高速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成功范例。

  中国企业的研发降低了电动汽车电池的成本,进而降低了全球南方国家使用更清洁交通方式的成本;数字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中国方案增强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金平告诉记者,中国的创新不仅造福自身,更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务实合作”助推治理改革

  不少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为应对共同挑战,世界各国应加强务实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共同搭建起连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

从博鳌“热词”看下一个“亚洲奇迹”

3月24日,记者在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摄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多格-乌伊表示,亚洲国家及全球南方国家有加强南南合作、积极推动全球治理重塑的愿望。中方通过博鳌亚洲论坛等平台,持续表达对全球南方国家团结自主发展的承诺,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让全球发展中国家获得切实利益,推动了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前议长米哈伊尔·米科夫说,当前世界面临两种趋势,一种是限制自由贸易、推行保护主义;另一种是推动世界深化交流。米科夫强调,中国倡导的全球合作理念和全球治理方案是开放的和鼓励自由、公平竞争的,对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更有积极意义。

  瑞士智库霍瑞西斯组织主席、世界经济论坛前董事弗兰克·于尔根·里克特表示,在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进大背景下,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平台的作用越发重要。他说,中国在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方面的努力,展现了对完善全球治理的坚定承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秉持包容、开放、合作的精神。只有携手应对挑战,各国才能实现长期繁荣”。(新华社记者 宿亮)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