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台州市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若干规定》正式施行。这部专门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聚焦技能人才关心的问题,对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作了相关规定。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着眼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共同富裕,进一步激发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尤为迫切。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实施《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传递出尊重劳动者、尊重技能人才的鲜明导向。
以法律手段确保技能水平、劳动贡献与薪酬等级挂钩,能更好释放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鼓励企业在薪酬分配体系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对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和股权配置等激励方式……这些都体现了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有助于激发劳动者提高技能、钻研技能的热情。
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以来,浙江提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其中就包括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上海针对技能人才出台了新的鼓励政策,明确提出特级技师将享受正高待遇,首席技师的薪酬将参照高管水平。相关政策,为技能人才增强职业尊严和物质激励,让他们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让技能人才“劳有所得”,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长期来看,这有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当有格局和勇气,通过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激发其创新动力,实现向高附加值转变,最终形成技能人才薪酬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当然,让技高者“多劳多得”,不只是企业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阳光雨露”。比如,浙江正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引领性的省域技能型社会,布局建设覆盖城乡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实施先进制造业技能强基、数字高技能人才倍增等行动,将为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提供支撑。同时,全社会也要转变教育、就业观念,持续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加强资源投入,推出硬招实招,让技能人才尝到甜头、更有奔头、铆足劲头,就能助力其实现人生出彩,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文/朱浙萍,摘编自《浙江日报》,原题为《让技高一筹者薪高一档》)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