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

2019-01-09 11:19:57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责编:郑思雯

 编者按: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涌现出一大批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的先锋模范。2018年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上隆重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

  在这100人中,来自中国工业战线的改革先锋,有“两弹一星”元勋于敏、王大珩;有获评“科技兴油保稳产的大庆‘新铁人’”王启民;获评“载人深潜事业的实践者” 叶聪;获评“民营汽车工业开放发展的优秀代表”李书福等众多引领中国工业发展与改革实践不断突破前行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也呈现在“不忘初心 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中。

  在“不忘初心 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深圳站鸣锣开展之际,本栏目将通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特殊的展品,聚焦出现在文献展中百名改革先锋的故事,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

 

  国际在线环球财智频道综合报道(范志武):在“不忘初心 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中,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在各地展出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她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医的骄傲。

 人物小传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抗疟治疗失效难题,标志着人类抗疟步入新纪元。以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法(ACT)是国际抗疟第一用药,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

  屠呦呦生于浙江宁波一个书香世家。呦呦一词出自《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呦呦”意为鹿鸣之声,“食野之蒿”, 据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当时并没人预见到诗中的那株小草会影响到屠呦呦的一生。

  1946年一场灾难降临,她不幸染上肺结核,学生生涯被迫中断两年多。这段经历,在屠呦呦看来,正是自己对医药学产生兴趣的起源。“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1951年春,屠呦呦从宁波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医学院,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她觉得这个专业可以接近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又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因疟原虫对抗疟特效药奎宁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1967年5月23日,中国60多家科研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开始了代号“523”的任务,研究防治疟疾新药。两年后的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也参与进来。39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课题研究组组长。

  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用于在小白鼠身上的抗疟疾检测。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但进展并不顺利。

  当年屠呦呦整天泡在实验室,每次回到家,身上满身酒精味道。而当放弃酒精改用乙醚后,由于乙醚对人体有毒性,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型肝炎,而她团队中的钟裕荣,则切除了部分气管和肺叶,另一位研究人员崔淑莲,则很早就过世了。

  “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中国古老医学给屠呦呦及科研团队“关键启发”,在经历191次试验后,屠呦呦课题组终于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青蒿素的发现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几十年里,已经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应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发表主题演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屠呦呦获诺奖以后,由其带领的中国青蒿素研究团队受到了更多关注和支持,其团队成员坦言:“诺贝尔奖让中国中医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不忘初心 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展品呈现:第八编 踏上新征程 走进新时代  第八部分 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奋进

  图文展品:

(专题专访)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

  展品说明:

  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物小传素材来源于:人民网   展品图片及说明来源于“不忘初心 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

声明:国际在线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国际在线网站立场;国际在线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国际在线网站或通过国际在线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国际在线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