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等均呈现协调发展的态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良好,中部地区继续成为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也表现不俗。2019年,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协调发展的态势,继续朝着各省份相对差距不断缩小的方向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巨大活力,诸多热点地区涌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更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下一阶段,需重视当前存在的难点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加大推动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处理好城乡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大推动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
要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研究表明,区域之间城市发展的差距相对较小,区域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区域之间农村发展的差距上。农业、农村和农民是区域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只有这个薄弱环节实现了现代化,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实现现代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只有农业发展成为集约高效的现代化产业,国家才有可能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才有基本的保障。
要进一步促进全国各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这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共识。今后,要进一步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投入、降低农村居民使用基础设施和享受公共服务的成本等方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并配合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快实现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同时还需积极构建全国统筹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还要看到,区域经济运行与治理机制尚不完善也是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需积极建立政府有效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重视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各区域之间互联互通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这得益于我国城镇化的长足发展和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水平上相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现状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也相去甚远。
应该看到,一定规模以上的居民点的数量及其分布的密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水平的高低。当前,我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数量尚难以承担我国区域经济实现更高水平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还要看到,现有的城乡居民点体系中,还存在许多没有完全实现直接连接的“堵点”,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点体系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总体来说,两点之间以直线最短,三点之间以“三角形”最经济,构建城乡居民点之间较为完善的、全覆盖的“三角形”交通网络连接体系,就成为进一步提升区域互联互通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解决这个难题的对策也是很清楚的,可考虑增加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数量,以及按照“三角形”交通连接模式,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点之间的交通网络体系。尤其是着力完善交通运输体系中存在的“短板”,比如“断头路”“绕弯路”等,有效解决线路质量不高、运输安全设施不足、交通信息化水平不高、交通通勤班次和频率较低等问题,为更好构建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需着力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当前,我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生态修复等大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质量与国家标准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改善生态环境和治理污染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要强化资源综合利用。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吃干榨净”,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点。对此,需加大投入,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的研发,并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给予有力度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
另一方面,需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要实现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发挥自然净化功能,就需要在产业布局上持续优化。在这一进程中,不仅要做好“减法”和“除法”,还需做好“加法”和“乘法”。所谓“加法”是指在不限制经济活动总量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修复生态的产业和治理环境污染的产业,特别是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其他产业的发展给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难以避免,对此可优先考虑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加以解决;所谓“乘法”是指大力发展各种废物循环利用的“静脉产业”,在有效消除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同时,又能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在此进程中,需充分重视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发挥出其在优化产业布局中的积极作用,更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刘勇 李仙 张艳红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