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球财智 > 正文
“你追我赶” 各地经济增长动能足
2025-08-01 09:29:05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责编:田蜜

  原标题:“你追我赶”,各地经济增长动能足(锐财经·年中经济观察⑩)

“你追我赶” 各地经济增长动能足_fororder_5d75cd4e-58a2-43be-83be-4f75da610594

眼下正是采棉机生产旺季,新疆生产的四行箱式采棉机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中转运往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图为工人在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的采棉机生产车间驾驶叉车运送配件。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近日,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经济“成绩单”陆续出炉。经济总量方面,广东、江苏稳居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万亿元俱乐部”;增长速度方面,西藏、甘肃、湖北凭借6%以上的GDP增速领跑全国。总体看,各地上半年经济运行平稳,全部省份GDP均实现正增长,多数省份GDP增速超5%。

  经济大省挑大梁

  从经济运行“半年报”来看,上半年,经济大省为稳增长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

  看排名,经济大省“座次”相对稳定。广东上半年GDP达68725.4亿元,居全国榜首。紧随其后的江苏为66967.8亿元。山东50046亿元,浙江45004亿元,四川、河南也超3万亿元。

  看增速,浙江(5.8%)、江苏(5.7%)、河南(5.7%)、山东(5.6%)、四川(5.6%)均跑赢了5.3%的全国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大省“你追我赶”态势明显,第一位和第二位、第五位和第六位之间“咬”得很紧。

  经济总量排名前两位的广东、江苏,差距进一步缩小。从“身位”来看,两省之间的差距仅为1757.6亿元,不仅比去年同期收窄了,而且是近五年来的同期最小差值。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张春龙认为,江苏以“新能源+高端制造”双轮驱动、政策精准赋能和区域均衡发展,在第二产业赛道呈现弯道超车的趋势。

  四川、河南之间的经济第五大省“争夺战”也十分激烈。今年上半年,四川GDP达31918.2亿元,同比增长5.6%;河南GDP达31683.8亿元,同比增长5.7%。

  两省经济总量、增速均相差不大,经济结构各有优势。例如,四川抓住“两重”“两新”政策机遇,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0.2%、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0.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3.1%。河南省做优传统产业“基本盘”,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长点,上半年全省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中西部经济活力足

  从上半年数据看,中西部地区多个省份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加速追赶,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其中,西藏以7.2%的增速位列全国首位;甘肃增速达6.3%,湖北增速为6.2%,分别位列全国第二位、第三位。

  中部地区表现尤为抢眼。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GDP增速均超过5.6%。在上半年经济总量前十省份中,湖北是唯一增速超6%的省份,与河南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具体看,湖北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多项指标表现好于全国。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5%,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6.2%,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9%,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看西部地区,西藏、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经济增速较快。

  “三驾马车”中,外贸是上半年西部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点。海关数据显示,西部地区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达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西藏打造“南亚班列”铁公联运模式,贸易伙伴拓展至110个国家和地区;重庆上半年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9倍;新疆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值超2808亿元、同比增长28%。

  持续激发内需潜力

  下半年,各地经济发展如何发力?

  看消费——各地培育更多热点为消费“加把火”。在江苏,火出圈的“苏超”赛事不断引流,推动文化艺术业、娱乐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在浙江,“浙BA”火热开赛,一系列“体育+消费”活动加快品质型消费增长。在湖南,通信器材销售带动数字消费不断升温。“要持续激发内需潜力,通过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等手段,让消费这个‘主引擎’转得更快更稳。”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

  看投资——湖北、安徽等多地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活跃,体现了产业升级加速的新特点。多地近期还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强化“投资于人”政策导向。例如,河南聚焦投资方面提出,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广东提出“稳步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后续应强化跨区域产业链协同,引导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同时,支持中西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优化政策支持与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明明说。

  看进出口——外贸大省近期推出更多精准政策为外贸企业护航,助力企业拓展非洲、中亚等市场。“各地应着力稳定外贸基本盘,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明说。(记者 汪文正)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