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滩涂,如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自2010年设立以来,有“特区中的特区”之称的前海,通过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推动深港携手共兴,“一张白纸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如今,从“创业十年”迈入“黄金十年”的前海,持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一项项见真章、有实效的改革举措,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
深港合作的种子生根发芽
十年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从约4.7万平方米拓展至约19.1万平方米;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373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955家,50家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前海深港“创梦”空间不断扩展,创新承载力持续增强。
为更好支持香港青年、香港企业圆梦前海,今年8月前海再次升级梦工场支持政策,推出“1510”发展模式:提供“1元创新坊”,仅需1元/平方米/月服务金即可入驻;出资5亿元组建梦工场基金,其中港澳青年首创技术产品在内地首次应用,按照首单合同实际销售额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供应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1510”发展模式发布以来,梦工场已开展三期深港联合公开遴选,66家港资企业成功通过深港两地专家联合评审,进驻梦工场。
香港青年周小霞创办的智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这一模式推出后落户梦工场的企业之一。在她看来,来前海发展是其公司再上一层楼的关键一步。
“经过十多年发展,前海梦工场周边已集聚一批我们品牌发展的目标客户群体,便利我们开展品牌体验等活动。”周小霞说。
一系列支持政策下,越来越多深港合作的种子在梦工场落地。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今年9月在梦工场正式启用,已有24个香港团队入驻;香港理工大学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已落户梦工场。
“我们正全力推动梦工场提质增效,为港澳青年搭建创业舞台,助推科创企业腾飞。”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梁珂表示,前海还建立深港共建共享新机制,前海梦工场与香港数码港建立项目互推机制,已有11家企业在双方园区落地或计划落地。
金融改革支撑企业成长壮大
初创阶段的科技企业大多具有轻资产、高投入、高不确定性的经营特点,普遍存在融资困难。但深圳一家员工规模仅10人、尚处发展初期的小型企业,却依托地方征信平台公共数据描绘的企业画像,成功获得了银行96万元的授信额度。
这一变化得益于2023年2月前海获得的“金融支持前海30条”中“支持在前海合作区设立深圳市地方征信平台”这一政策的落地。
今年6月,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发挥地方征信平台公共数据、产业数据、金融数据的融合优势,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科技初创型企业进行征信画像,联合银行在前海发布创新专属信贷产品——“科技初创通”。
“依托公共数据,通过人才透视分析发现,这家公司中3位员工来自专精特新企业,人才竞争力在同行业中排名达到前15%,并且有1款专利证书。”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告诉记者,经过产品模型计算分析,这家公司成功通过了北京银行深圳市分行的风控审核,顺利获得了公司发展所需的“急用钱”。
“金融支持前海30条”发布后,前海会同市地方金融局对涉及的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要改革逐项梳理研究,细化分解六大类115项具体任务。政策发布近两年来,市级实施方案115项具体任务已落地103项,整体任务落地率90%。
港企贷、个人薪酬跨境收付便利化、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存款账户、新型离岸贸易跨境资金结算……一项项新政的落地为在前海发展的港人港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业务发展机会。
受益于港企贷政策落地,香港青年尤金港在前海梦工场注册的港顺(深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顺利获得了交通银行澳门分行200万元授信额度,为公司及时抓住业务机会、扩大业务规模提供了资金支持。
“港企贷拓展了港资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便于我们更好地在粤港澳大湾区生长。”尤金港说。
制度创新带来新业务
今年1至11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4890.4亿元,同比增长56.1%;区内海关备案企业数量超1.17万家,较设立之初增长5.6倍。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一项项创新业务带来的发展活力。今年6月,前海管理局修订了“促进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办法”,提出38条务实举措,聚焦物流供应链企业、“保税+”新业态、智慧化仓储等,全力推动货物贸易稳定增长。
以“保税维修”业务创新为例,出口货物退运回保税区内完成货物维修,报关手续简单、无须保证金,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为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展外贸空间提供了新机遇。
今年8月,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前海保税维修中心获批保税维修账册后落地前海。
此前,这家公司的出口产品如需售后维修,要将零配件运到国外维修点,场地、人工等运营成本极高。“保税维修”业务落地后,公司将全球售后点搬到前海综合保税区内,产品维修后逐一寄回给在全球各地的客户。
这一模式的变化,大大节约了出口企业的售后维修成本。
今年以来,前海新增制度创新成果47项,累计达882项;新增“国际船舶登记入级管理集成创新”“构建立体化海外维权工作格局”“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等13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复制推广,累计达101项。
改革创新激发澎湃发展动能。今年前三季度,前海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64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0.3亿元,增长16.5%。
迈入“黄金十年”的前海,迸发出蓬勃生机,在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发门户枢纽的新征程上奋力奔跑。(新华社记者 赵瑞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