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支撑新发展格局构建
来源:经济参考报  |  2021-03-24 10:58:2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十四五”规划中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地位,一个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加快构建具有高水平自立自强、内外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黄群慧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这要求我国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更加强调自主创新,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提高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培养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超大规模市场的同时,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从而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并提高适配性。”他说。

  黄群慧认为,现代产业体系与传统产业体系的区别,首先体现在技术先进性和高水平创新能力方面。当前,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影响到我国产业体系供给韧性和对市场需求的适配性,国内经济循环存在“堵点”,直接制约着国内大循环。不少产业核心技术大多依赖国外供给,国际经济循环中存在“卡点”,相关产业在全球经济循环中缺少话语权和主动权。

  “十四五”时期如何提升产业创新力和水平?黄群慧表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积极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对接融合,把握住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高级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和趋势,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最终通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整个产业体系创新水平提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黄群慧还指出,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建立起要素高效配置、产业有机协同的体制机制,从而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高效协同的产业体系发展格局。没有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就不能有序承转联通,供给和需求无法高效动态平衡,经济循环就无法畅通无阻。目前,我国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实体经济产业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不平衡成为制约产业体系协同的两大突出问题。

  他进而指出,“十四五”时期要从促进产业协同入手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做好三方面改革。一是要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体制改革,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完整的创新体系,修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之间的链条缺失,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力量培养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人才,形成实体经济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体制机制。三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切实解决“脱实向虚”结构失衡,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产业基础能力是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黄群慧看来,强化产业基础能力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当务之急。“十四五”时期要在产业竞争力评估和调查工程中重视产业基础能力的评估,在实施基础再造工程中形成一批再造产业基础能力的核心工厂,从而集成要素、优化流程、培育人才,提高中国的产业基础能力。(记者 郭倩)

责编:冯实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