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金融风险和稳定报告2018》发布
证券日报  2018-07-26 15:14:12

  7月25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第一财经研究院共同发布《中国金融风险和稳定报告2018》。报告从风险视角出发,以“在改革和波动中实现金融稳定”为主题,提出五大化解短期金融风险、实现中长期金融稳定的政策建议。

  报告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的韧性,资本外流压力缓解,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出现了升值,中国金融体系保持了总体稳定。另一方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进结构性改革和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企业部门杠杆率稳中有降,宏观杠杆率大体稳定。在此过程中,金融监管体系也进行了整合与重塑,新时期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微观审慎监管体系正在成型。进入2018年,中国保持了战略定力,旨在解决长期系统性风险的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然而,美国顺周期经济政策导致的全球宏观金融风险加剧,全球贸易争端升温,中国面临的内外部金融压力正在加大。

  报告将之概括为相互交织、方向各异的三大风险:一是如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停滞,去杠杆过程中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定力不足,可能导致和加剧新一轮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风险积累。二是去杠杆过程中打破刚兑的节奏和力度如果过于激进,可能带来信用过度紧缩、债务违约的传染和扩散,并触发更大范围内金融市场的风险暴露,导致过大的金融市场波动风险;三是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全球贸易争端升级,这些外部因素通过贸易、全球价值链(GVC)和金融渠道传导,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冲击,尤其是其可能导致的信心冲击,会加剧内外部金融风险的互相强化,对金融稳定构成重大挑战。

  针对上述分析,报告提出了以下一揽子化解短期金融风险,实现中长期金融稳定的政策建议:

  一是去杠杆要保持货币政策定力,通过结构措施避免信用过度紧缩,坚持基于市场化原则处理信用事件,重点是加快建设信用风险处置的相关金融基础设施;

  二是在全球流动性收紧和贸易冲突的复杂外部环境下,密切监控国内外重要信息和市场动向,高度关注各项宏观金融政策的协调,防止外部金融冲击和内部金融风险暴露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叠加;

  三是在内外部风险的大背景下,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短期政策组合应该是:避免人民币短期内大幅贬值,避免进口价格上升,降低通货膨胀压力,维持较低实际利率以降低偿债成本,适当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可能的全球市场流动性抽紧;尽早认可真实不良资产,并以财政注资和市场注资相结合的方式化解银行体系的存量信用风险。其中,要把握一个关键点:以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和民间对外有序投资,对内、对外保护好、用好中国的储蓄;

  四是为实现短期和中长期金融稳定的政策目标;

  五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改革提高资本回报率,是实现中长期金融稳定的根本途径。(记者 姜 楠)

编辑:乔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