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便利店聚合特色竞争力

国际商报2020-08-19 08:52:27

  便利店是促进便利消费、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商业设施,是便民惠民的重要零售业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因地制宜发挥便利店服务社区的优势,积极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今年上半年,50家品牌连锁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69%,1-7月新开门店5946家。

  服务社区消费小店加速转型

  为进一步提升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水平,织密便利店网络,提高便民服务质量,激发消费潜力,商务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的通知》,计划到2022年全国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店总量达到30万家,成为服务民生、便利消费的重要载体。

  在政策的推动下,当前很多夫妻小店都搭上了“便车”,驶上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赛道。记者走访发现,曾经的夫妻小店大多已通过与天猫、京东等头部电商结合完成了自身新零售的转型升级改造。

  北京北四环东路的千鹤家园里就有这样一家成功转型的小店。店主赵丽威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我的店是北京第一家加盟京东的水果超市,今年6月开业,因为背靠京东品牌,一开业就有很多媒体采访我,很多人看到报道特地来店里购物。不仅如此,品牌背书也减少了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使得我们不必像以前那样大幅压低价格才能在大超市的夹缝中喘息。”

  向新零售靠拢的好处不止于此。赵丽威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门店进货、选货、运货都很困难,经营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店面转型后,依托京东物流及后台数据库,情况有了转机:一是降低了运输成本;二是通过京东推荐单品了解市场需求,更精准地进货,减小了仓储和滞销的成本压力;三是享受到京东很多促销活动和优惠券的红利,店里人气很旺,目前门店的月度营业额是以往的1.5倍。

  此外,记者在同属京东系的北京安乐林路京东便利店里看到,店内商品以饮料和即食食品为主,消费者可通过下载注册手机应用,领取并使用优惠券,价格与传统商超趋平。

  店员李安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我们店5月份开业,门店装修、管控、设施配置、服务标准都是统一的。店里商品由京东物流仓配,除了享受品牌商福利价格外,店里还有专属优惠,可叠加使用线上优惠券,非常划算。另外,我们还为消费者免费加热食品,提供开水、手机充电、打印复印等服务。”

  载体形式多样发展空间巨大

  有业内人士分析,根据国外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万美元时,便利店进入爆发增长期。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达到10276美元。由此推之,中国便利业态正在步入黄金发展期。

  然而,疫情的发生也倒逼便利店行业加速洗牌:一方面,北京全时便利店全线关闭;另一方面,7-11、罗森、便利蜂等迅速扩张。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高礼学院助理教授王鹏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中国的便利店市场大体可以分为三块:一是以7-11、全家等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其特点是有经验、有口碑,但包括餐食在内的很多商品未必完全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二是以全时和石油系为代表的国产老牌便利店,其特点是有固定渠道,商品适合中国市场,但在供应链和运营上缺乏经验。三是以苏宁小店、便利蜂、京东便利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商便利店,其特点是口碑好、服务好,且具备一定供应链基础和运营能力,但店面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需要靠融资和公司补贴经营。

  王鹏认为,目前虽然部分便利店品牌通过融资等形式实现了进一步扩招,但全时等快速萎缩的小店也暴露出便利店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此外,城市中心大卖场、盒马鲜生,乃至一些超级物种等新零售的出现,也挤占了便利店的生存空间。“目前消费者更多是把便利店看作品尝自营自制食品的小吃店。因此,该行业须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把握政策窗口,形成特色竞争力,从而形成便利店市场的多元竞争格局。”(靖雯)

阅读
 
责编:冯实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