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危中寻机 市场主体更有底气

国际商报2020-07-06 09:13:23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多部门相继出台支持政策帮助市场主体应对风险和挑战。

  在货币政策方面,上半年央行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中小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

  在金融政策方面,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推动金融部门向企业合理让利,着力缓解融资贵问题。

  在政策支持下,二季度以来,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现良好的回升迹象。

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表示,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

  “当前,货币政策基本完成了由‘宽货币’到‘宽信用’的转变,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的工具在增加,未来货币政策将继续聚焦将资金引导进入实体经济。”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小微企业、扶贫等政策重点群体的支持力度将加大,新的定向市场操作仍然可期。

  陶金认为,从央行在多个场合的表述来看,未来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但力度(尤其是流动性方面)会在边际上有所控制。“近期经济数据稳步回暖表明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经济复苏情况逐月好转。未来若全球疫情出现拐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活动开始恢复,则将利好国内经济复苏。”陶金说,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继续明显宽松的必要性将降低,降准和降息的概率也在降低。

  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我国货币政策将根据经济形势、政策效果、金融风险等因素进行持续而灵活的调整。此外,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前,预计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总体支持力度不会减弱。“考虑到目前金融加杠杆、资金空转套利的收敛,以及未来积极财政密集发力,三季度货币政策的边际力度料将有所加大,但峰值不会超过一季度。四季度的边际调整将视全球疫情走势而定。”

多政策向企业让利

  7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生存发展,必须加大金融支持,发挥中小银行不可或缺的作用。会议决定着眼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包括优先支持具备可持续市场化经营能力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增强其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保就业能力;以支持补充资本金促改革、换机制,将中小银行完善治理、健全内控机制等作为支持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条件等。会议还通过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草案)》,维护其合法权益。

  易纲介绍,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二是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三是银行减少收费让利。预计通过以上三方面,金融系统今年全年将向企业让利1.5万亿元。

  易纲还表示,在疫情冲击下,银行不良贷款会有所增加,因此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是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的重要措施,也是金融部门承担实体经济成本、对实体经济的贡献。“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要注意政策设计,总量要适度,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

  程实认为,从长期来看,针对疫情的经济刺激政策不仅重在规模,更重在结构。“在全球走出3月份的美元流动性危机后,政策措施能否重心向‘下’,更加注重结构性、有效救助底层民生将是决定经济金融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魏桥)

阅读
 
责编:冯实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