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推动大湾区产业要素高效流动

经济日报2020-05-07 23:33:55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级港口群和广阔经济腹地,眼下,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已现雏形,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集聚中心之一。但也要看到,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发展格局,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和优势,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难点所在。特别是粤港澳三地经济制度、法律体系、行政体系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导致协调成本较高,使得湾区内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货物等产业发展要素的流通还不够顺畅。如何破除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要素流动不畅的桎梏、解决产业要素自由流通的问题,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所在。

  第一,创新协同合作体制机制。推动粤港澳三地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在创新协同合作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健全湾区发展对接机制,实现区域层面的协同。建议共同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等问题,打造一体化区域发展格局。二是破除各种不必要的“门槛”,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资金、技术、信息、货物等资源高效流通机制。三是加快完善湾区内口岸合作机制,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以实现湾区内人员、货物的便捷流动。

  第二,为人才自由高效流动奠定基础。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资源。只有加快推动湾区内人才的自由流动,充分释放人才红利,才能更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湾区人才流动涉及的过境签证、居留许可等政策,构建湾区人才自由流动的运作机制,建立互通互认的人才招引体系、职业资格互认体系、人才职称标准体系等。二是完善湾区人才引育模式,建设一批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推进湾区人员往来就业创业。三是建设粤港澳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湾区内不同城市在服务项目、内容、流程、标准等方面协同,为湾区内的人才流动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三,推进跨境资金自由流动。资金的自由流动能够有效激活市场活力。解决粤港澳大湾区资金的跨境流动问题,关键是要有序打通粤港澳三地金融体系。一是加快推进湾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境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为跨境资金自由流动提供硬件支撑。二是完善湾区跨境金融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三地之间的金融合作。三是鼓励和引导湾区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投资渠道,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四是注意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金融监管,保障湾区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四,实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优势,构建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推进创新资源在湾区内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一是可考虑构建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推动湾区共建各种新型研发机构、重大项目实验室等创新科研平台,全面构筑湾区科技创新网络体系。二是推进湾区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引导湾区内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一批技术创新中心、新兴产业创新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推动研究开发、成果应用和推广。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湾区国际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投融资和推广服务。

  第五,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生活圈。推动生活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推进湾区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一是加快医疗合作。加快建设大湾区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加强医疗卫生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支持湾区内开展疑难疾病联合攻关、联合会诊,一方面为湾区内人口提供医疗保障,另一方面可形成世界级的医疗服务产业。二是联合保护,共同维护分享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大湾区各地水、大气等方面的环保合作,做好区域联防联治,特别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力度。三是加强湾区警务合作、信用体系建设、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对接,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做到利民、便民,构建一体化的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四是建设统一信息化服务平台。可考虑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统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湾区内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信息支撑,为居民提高生产、生活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阅读
 
责编:王涛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