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河南中烟安阳卷烟厂职工侯树彬的时候,他正和师傅卫剑一起蹲在机台旁埋头研究着设备。对于这个外表憨厚却内心好强上进的徒弟,行业劳动模范卫剑直竖大拇指——“这小伙儿,中啊!”
“全国烟草行业技术能手”、2020年“玉溪杯”首届烟机设备操作职业技能竞赛ZB25机型第一名、河南中烟首届青年托举人才、河南中烟十大杰出青年……近期,35岁的侯树彬再次荣誉加身,成为2022年全行业唯一推荐的全国技术能手。
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行业乃至全国技术能手,侯树彬靠的是一份常人少有的热爱和坚持。
2011年,侯树彬从部队退伍后到安阳卷烟厂工作。跨入工厂的第一天,生产现场一台台飞快运转的设备让参加过汶川地震抢险救援的他也有些许的不适应。“在部队,拼的是绝对服从的精神和过硬的身体素质,而在工厂,则完全不同。”
面对全新的环境,侯树彬在岗位上虚心学习、迅速适应,在较短的时间中就熟练掌握了包装机的全部操作技巧。凭着精湛的技术,在担任操作工期间,他所在机台的产量、质量、消耗在车间多次排名第一,连续9个月被评为星级机台。
工作中的侯树彬有一股子“虎劲儿”。2022年10月份,河南中烟公司向安阳卷烟厂下达发时达出口计划,车间根据生产安排需要启动13号包装机。面对两年多没转动的设备,大家都挠起了头。
“让我来吧!”侯树彬主动站了出来。他每天在机台旁工作10多个小时,硬是将车速由原来的每分钟200转一点一点儿地提高到了每分钟270转,经过连续十几天的奋战,终于圆满完成了生产计划。而当时,他爱人刚产下儿子才不到一个月,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然而他却义无反顾地坚守在生产现场。
2022年的一天,刚上完白班的他又接到上级通知——一台包装机操作人员紧缺,需要有人紧急补上。“我来!”此时,身为维修工的他又一次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就这样,他白班加中班整整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然而第二天早上,侯树彬再次接到维修任务:一台设备定位销轴出现故障,需要重新定位打孔。工作任务艰巨,怎么办?!“再难也要上!”为了尽快修好设备,他吃住在单位,每天从早上6点钟工作到晚上11点多,和工友连续紧张战斗4天4夜,终于让设备恢复了正常生产。
除了敢打硬仗,善观察、爱创新是侯树彬工作的另一个特点。
作为维修工,设备现场项修调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学到更多知识,侯树彬几乎参加了车间所有机型的设备项修。对他来说,每次设备大修的过程,都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每当看到复杂的设备被自己一个个分解、拆卸下来,保养后又一个个被自己亲手安装上,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一次,面对小包透明纸错口这一故障,在找到了故障原因后,侯树彬并没有一放了之,而是和机台师傅继续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所有根源。最终,他整理出千余字的心得体会,成为车间此后该类问题的标准维修指南。
在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基础上,思维活泛的侯树彬还探索出“开冷车”优秀操作法、“产品质量”检验法、“辅料”节约法等一系列工作法,在促进设备效率、产品质量、降本增效等方面进行着大胆尝试。其中,他创新的“开冷车”操作法,让设备开冷车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减少到了9分钟,使车间每日可多生产40万支卷烟。多年来,侯树彬还先后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14个创新项目获厂级技术革新奖励,1项获河南中烟设备技术革新三等奖,累计为企业节约费用500万余元。
近年来,随着河南中烟大力推行人才育成战略,打造高技能人才梯队、复合型员工成为企业员工成长的大趋势。为此,侯树彬先后取得了操作技师、高级维修工和低压电工等专业证书。从2021年至2022年,虽然疫情反复,他还是坚持先后3次赴上海参加维修技师考试,并顺利通过鉴定。
“是师傅的教导引领我进步!”谈起老师卫剑在2020年“玉溪杯”首届烟机设备操作职业技能竞赛期间的无私教诲,侯树彬充满感激。那时,为了让大家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年过50的卫剑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带领侯树彬和队友们一起跑操;为了让大家能够放松压力全力应对比赛,他每天都会和队员们谈心,聊家常;为了让队员们能够熟悉掌握比赛赛场操作环境,他自费为学员购买了和竞赛一样的工具盒……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侯树彬牢记师傅的话,工作之余,还把自己这几年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工友们。
徒弟吕红海在他的悉心传授下,入职仅4年就在安阳市包装机技术比武中脱颖而出夺得第一名,并于2022年4月获评“安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安阳市技术能手”称号。
这几年,侯树彬不仅在工作上收获颇丰,同时在思想上也积极要求进步,被党组织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产业工人肩负的身上责任,我要立足本职岗位工作,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自己实际行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侯树彬说。
说道这里,他眼里泛着亮光。在他心中,企业这些年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劳模先进正是他不懈追赶的目标!(赵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