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山县烟草专卖局,有这样一群专卖“铁军”,他们活跃在市场监管、打假破网、一线服务等各个岗位,为卷烟市场稳定有序而努力坚守。专卖铁军的锻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来自每个平凡岗位的积累与淬炼。
专卖战场上的“打假尖兵”
勇敢、无畏、能吃苦、敢打敢拼……这是同事们总结出的关于刘君策的“关键词”。
2011年,22岁的刘君策警校毕业,进入烟草,扎根专卖,十余年,他像一颗种子,从萌芽到成长,从青涩到成熟,逐渐成为新时期烟草行业的“参天树”。
在基层稽查员岗位摸爬滚打的几年间,他深入钻研烟草法律法规,认真翻阅以往的经典涉烟违法案例,跟随经验丰富的老专卖熬夜蹲点、千里追踪。他刻苦钻研,积极提升,如蜜蜂筑巢般一点点积累经验,武装自己。他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对涉烟违法犯罪行为敏锐的洞察力,让他开始在专卖战线上崭露头角。
2016年,先后辗转几个基层市场队工作的刘君策接过了打假打私稽查队队长一职,这个新岗位对他来说,充满了未知的惊喜与挑战,也让他这一身浸染过军队与警校的热血开始沸腾起来,他渴望着能为行业做贡献。担任队长后,他更是事事冲在前,在高温酷暑的环境下,一个人在狭隘闷热的车子里盯控蹲守,衣服被汗水湿透又一次次被烤干;也曾为了不“打草惊蛇”,忍受着酸臭在垃圾桶里彻夜蛰伏;甚至在妻子临盆之际,他仍与公安同志在千里之外的广东蹲守抓捕“4.12”网络案件主犯。当他匆忙赶到医院的时候,妻子已经躺在手术台上,他内疚的望手术室的门,眼眶红了。
对刘君策来说,“肩章上镌刻的是责任,胸腔里装着的是使命,维护烟草专卖法的权威与尊严是职责。”他坚持用“智慧专卖”、“数据专卖”的理念引领打假打私工作,坚持“让数据说话”,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主动性,曾在两年内先后成功办结“11.09”、“4.12”、“1.12”等3起国标假烟网络案件,成功打破“小县无大案”的魔咒。数次被评为打假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线实战中练就的“火眼金睛”
“我们来看这两盒真假卷烟的对比,首先看商标印刷和包装胶痕的部分……”青年稽查员张东晓正在咨询台前耐心的为消费者讲解真假烟鉴别知识,他从防伪技术、品吸口感、烟灰颜色等多方面等易判断的鉴定点入手,向群众讲解快速鉴别卷烟真假的技巧。
张东晓2017年进入烟草行业工作,在基层专卖队伍一待就是五年,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甘于奉献的担当精神,全力维护着卷烟市场稳定。在基层工作中,他对卷烟鉴别真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之余,他刻苦钻研真假烟鉴别知识,对各种品牌的防伪技术、各种机型特征等鉴别点逐个记录下来,积累了厚厚一本学习笔记,闲下来的时候就反复学习。
这本“秘籍”的内容被张东晓牢牢刻在脑海中,也成了他一线专卖市场监管工作的坚实指导。每一次市场检查、每一次处理举报投诉,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让他不断积累经验、淬炼双眼。
2022年12月,张东晓接到队长下派的任务,称举报人在某门店购买到疑似假烟,要求专卖人员前往鉴定。张东晓立即和队员前往处理。经过仔细鉴定,确定该门店所出售的为真品卷烟。他还仔细地向举报人介绍了该品牌卷烟的鉴别方法,得到了举报人和卷烟零售商户的一致好评。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提起张东晓,连多年的“老专卖”都要竖起大拇指:“这小伙子看的还真准呐!经他看过就知道真假了!”“看得多了,也就熟练了。”他笑着摆手。近年来,张东晓凭借自己过硬的卷烟鉴别知识,在光山县局案件侦办、市场监管等方面发挥了坚实的作用,同时也在市县局举办的大大小小的卷烟鉴别比赛中名列前茅。
服务窗口开出的“烟草之花”
“您好,请您填写一下这张申请表。”
“您好,请收好您的身份证。”
“您好……”
这样的对话,在光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烟草窗口每天不知要发生多少遍。每日接待群众一拨又一拨,咨询电话一个又一个,宣讲政策一次又一次,简单而又重复的解答、指导填表、查阅档案、打印证件,但坐在工作台后面的杨东玲永远面带微笑,不厌其烦,热情礼貌地迎接着每一个来访群众。
服务窗口工作量大,对烟草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要求很高,面对专业且复杂的业务工作,她从未停下钻研业务知识的脚步。白天要工作,她就利用晚上孩子休息后的时间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积极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并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
杨东玲还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来破解服务难题。有一次,她在发现申请人身体患病,家庭困难的情况下,经领导审批同意后,为申请人开辟了“绿色通道”,加急办件,并积极联络申请人经营门店所属辖区的专卖队长,高效协作,齐心配合,不到一天时间,崭新的专卖零售许可证就悬挂在了申请人经营门店中。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杨东玲积极学习光山县的各项文件精神,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营商环境优化的工作要求,作为行业的前沿岗位,持续优化许可服务,着力将行政许可流程从“最多跑一次”向“零跑腿”、“一网通办”过渡,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杨东玲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年均办结行政许可各类事项累计达一千余项,零失误、零差评。她深知,服务窗口不仅代表了行业的形象,更是与群众沟通、为群众办实事的桥梁与纽带。自己要当好“许可准入”的“守门人”,做好优质服务的“店小二”,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
像他们这样默默坚守岗位的青年员工,光烟专卖还有许许多多。他们恪守初心、永不止步,他们用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热情,传承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专卖精神,汇聚成奔涌在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的专卖“后浪”。( 杨冬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