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对科技强农和机械强农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种粮能手金安新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种粮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实现机械化,种粮效益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我也认真看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字字句句都说得好,让人心里热乎乎的。”住上了小洋楼的张宏群开心地说,“我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从‘矮趴趴’的土坯房搬进‘亮堂堂’的小楼房。你看咱们村里现在不光有小广场、健身场所,还有了读书室、活动室、卫生室,生活条件不比城里差。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啊!”
在河南省光山县南向店乡董湾村,一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共话发展颂党恩”的板凳会正在热烈进行。趁着冬日暖阳,在村部大院银杏树下,几张凳子一摆,县烟草局帮扶责任人、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和村民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心交心,一起分享感悟、交流心得。
董湾村位于光山县南向店乡,无支柱产业、无特色亮点,村民收入主要靠茶叶种植、水稻种植,原属于国家级贫困村。几年来,在光山县烟草局对口帮扶下,顺利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全村110多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前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1万元。
“我的亲身实践充分证明了听党话、跟党走,咱们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黄建军说。黄建军懂技术、会养殖,这几年,在帮扶政策支持和村两委引导带动下,他办起了建军农牧合作社,养羊、养牛,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还主动向乡亲们分享养殖技术和致富经验。
45岁的金意新则抓住乡村旅游热潮,紧扣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了集种植、品尝、旅游、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果蔬采摘园。不仅优化了种植结构,提高了综合效益,销售旺季,还可以为村里富余劳动力提供挣钱机会,带动了附近的农家乐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还有脑子活络的董明俊,和村里人合伙开了一家俊康食品厂,主要销售手工饺子。这下子,村里的留守妇女送完孩子有了空闲就来食品厂打零工。“在这里包饺子,一天能挣个六七十,还不耽误照顾孩子。村里姐妹们在一起说说笑笑,很开心。”饺子厂的老员工张志凤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对于董湾村的村民来说,可能就体现在这些年不光腰包鼓了,村里的环境美了,路灯亮了,群众的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2019年12月31日,南向店乡董湾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为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借助传统村落优势,县烟草局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种花草、修绿道、建广场、砌公厕,对村容村貌进行“颜值”打造。
“以前,村里都是泥泞小路,大家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通到了地头上,大家出门更方便了。”村民代大平说。
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土坯房变成了小楼房,农业经济作物成片种植,特色畜牧业成规模发展,董湾村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变化、聊体会,表达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幸福生活的畅想。
“板凳会”接近尾声,董湾村村支书王琴总结道:“接下来,董湾村将立足实际,继续扩大草莓、葡萄等生态产业规模;鼓励养猪、养牛大户‘先富带动后富’,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务工岗位;加强通村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大家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董湾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正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光山县烟草专卖局 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