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的疆域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内蒙古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形成了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内蒙古自治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创新与俄蒙合作机制,深化与京津冀、东北地区和发达省市及港澳台的务实合作,加快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书写着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内蒙古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发展定位,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提高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对内对外开放水平,9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特在2022年中国国家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办第三届内蒙古味道“北京招商推介会”。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在推介会上作招商推介。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展现状如何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是呼和浩特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门户。
2020年3月,海关总署批复同意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0.8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的软硬件设施通过验收,于当年5月正式封关运行至今。目前,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注册企业共有43家。产业涉及电子信息、光伏材料、食品包装、一般贸易、保税物流、跨境电商、检验检测、融资租赁等领域。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以来,对外贸易总额稳定增长,2020年当年进出口额同比增长578%;2021年同比增长275.2%,2022年1至7月同比增长31%。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在哪
区位优势: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位于“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呼和浩特市区西侧,距离高速入口4.5公里、距白塔机场29公里,距离最近的铁路枢纽铁通物流园8.2公里,毗邻110国道,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南侧为京包铁路、北侧紧邻金海高架桥、西侧为在建三环快速路,陆路交通方便快捷。
用工优势: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处于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乳业开发区核心区域,周边居住人口超10万人,有良好的用工基础资源。
房租减免:三免两减半,即前三年补贴全部房租,后两年补贴一半房租。
电价优势:呼和浩特市工业用电实行差别电费,目前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内生产企业现行最优惠电价为0.26元/千瓦时。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政策支持有哪些
综保区具有免税、保税、退税的特殊税收政策,以及存储无限制、免检、结汇便利、贸易管制、保税监管、集中报关等特殊监管政策。2019年7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发展的意见》提出有关贸易奖励、房租补贴、物流补贴、跨境电商企业补贴等在内的33条奖励、补贴政策。同时,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还印发了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提出了关于支持工业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绿色制造、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十项具体措施。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主要面向那些领域进行招商引资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开展预包装食品出口,包含预制菜、冻干蔬菜、脱水蔬菜、燕麦等产品出口类型的企业;开展进口牛、羊肉业务的企业。
进口粮食深精加工:包含开展饲料加工、宠物制品加工、进口饲草料加工等类型的企业。
跨境电商企业。
装备制造业:开展黄金珠宝加工、制作;二手车出口,汽车整车装配、关键零部件生产;飞机维修、租赁等相关业务类型的企业。
半导体产业:开展芯片设计、代工、封装测试,太阳能电池及其他硅材料生产配套等企业。
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目前,呼和浩特市政府正在打造新机场临港经济圈,有空港快速路、地铁、轻轨、商业体等各项配套,新机场临港经济圈内将规划2.2平方公里用于建设综合保税区,新机场综合保税区将拥有更加便利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未来,呼和浩特新机场临港经济圈将成为呼和浩特市乃至祖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区域,辐射面积更广、对外服务能力更强!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将以最诚挚的期待、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欢迎企业家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大业,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格尔图)
(广告免责声明:本页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