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信托:坚定回归信托本源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来源:东方网  |  2022-01-25 10:49:43

  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在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两压一降”的监管背景下,信托行业转型逐步进入了深水区。在银行间市场披露的2021年未经审计的经营数据显示,信托公司推动业务转型中的经营挑战持续加大。与此同时,中国外贸信托实现了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两位数增长。外贸信托董事长李强认为,立足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外贸信托坚定回归信托本源,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正在为自身高质量发展和行业转型探索有效路径。

中国外贸信托:坚定回归信托本源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图为中国外贸信托董事长李强

  问:有人说,信托行业正在经历“触底反弹”的阶段,您怎么看待信托行业当前的形势及未来的前景?

  李强:看待行业当前形势与未来趋势,要先回顾行业的过往与沿革。中国信托行业与中国经济改革相伴而生,四十余年来持续转型变革。信托业的每一次变革的根本推动力,都来自于所处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变化。“十四五”期间,国家经济动能转向创新驱动,金融体系也加快转向直接融资,这是行业转型发展的最大背景与变革之源。目前,行业处在转型关键时期,资产结构、业务模式都在发生快速变化,融资业务、通道业务在政策规范下稳步压降,而同时投资信托、标品信托、服务信托、财富管理等转型业务快速发展,信托主动管理与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信托凭借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有可为:一是信托可打造横跨各类市场的服务链条,立足实体经济各类主体的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综合化的服务;二是信托围绕特定资产领域,可通过多样化金融工具实现价值链延伸,丰富价值创造;三是信托兼具社会属性与金融属性,不仅可满足各类主体金融需求,还可在化解处理社会问题、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有效的载体作用,譬如慈善信托、涉众资金管理信托等。

  当前,虽然行业面临着转型的阵痛与挑战,但通过把握发展大势、政策机遇与客户需求,基于信托制度优势发挥多元服务功能,已经走在转型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对信托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问:您认为信托行业转型的方向是什么?

  李强:行业转型的方向非常明确,未来的发展就是要加速融入国家的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实体经济,基于战略新兴产业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为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领域提供综合金融支持。总结起来,信托转型有三个核心方向:一是服务实体经济,以战略新兴产业、乡村振兴、“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为重点,推动传统融资业务向直接融资转型;二是回归信托本源,发展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满足委托人的多样化需求;三是聚焦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证券信托等公开市场业务,为投资人持续创造价值。在行业转型的大框架下,业内公司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正在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问:围绕上述方向,外贸信托有哪些转型实践?

  李强:首先,外贸信托坚持心怀“国之大者”,拓展服务产业的深度和广度。作为中国中化金融板块的核心企业,依托中国中化多元产业背景,聚焦特色产业领域,深度挖掘和服务产业客户的金融需求。围绕乡村振兴,协同中国中化农业板块,向产业链上下游农户和中小微涉农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需求,通过科技赋能和数字风控,搭建符合客户特点的风控模型,开展数据订单贷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围绕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在行业内最早探索消费金融业务,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加强自主风控,公司消费金融业务正向资产服务、资产投资等方向加速拓展。

  第二,回归信托本源,深化“服务+”,拓展信托业务内涵。外贸信托在业内率先推出“五行财富”财富管理品牌,也是最早落地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的信托公司之一。很早就将这些本源业务确定为战略业务。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历经十余年深耕,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营销体系,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服务,在行业中形成了千亿规模、转型有效、品牌卓著、可持续发展的品牌认知。家族信托业务方面,在2013年落地了国内首单私行家族信托,后续又相继落地保险金信托、不动产与股权传承、养老、慈善等多种模式,截至2021年末,家族信托业务规模突破50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不断探索资产证券化业务从单纯的受托向资产生成、承销、投资两端延伸,建立全链条的主导能力。近年来,公司累计发行信贷ABS、ABN规模超过3000亿元,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和汽车金融细分市场上位居行业前列,2021年发行了全国首单乡村振兴资产支持票据。2017年,与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信托行业报告》在业内首次提出了“服务信托”和“服务+”的理念,未来将继续聚焦服务信托与主动管理业务的联动,深化服务内涵,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

  第三,聚焦资本市场,拓展直接融资,大力发展证券信托业务。外贸信托是国内最早从事专业化证券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之一。公司证券业务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对科技系统建设的重视。打造了尊享平台、自动化估值等科技系统,关键系统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效支持了业务规模的持续提升和运营质效的不断优化。截至2021年末,公司证券服务信托规模超过600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同时,从2013年起基于私募基金服务平台上丰富的产品类型和投顾资源,加快培育主动管理FoF业务。经过8年培育发展,已搭建起FoF主动投资管理平台,为各类客户带来持续、稳健的收益。截至2021年末,外贸信托主动管理FoF规模超过220亿元,领跑行业。已经在为行业探索符合信托禀赋的标品投资展业模式,FoF也日益成为行业标品转型的最重要方向之一。

  问:作为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外贸信托有哪些经验可以和同行分享?

  李强:外贸信托三十多年发展中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引领,坚信只有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才能在资管行业新的竞争格局中勇立潮头。创新转型的重要经验就是要构建体系化的支撑。

  首先,组织体系方面要保持战略定力,以组织力带动产品力的提升。外贸信托在行业中较早形成、并坚持以事业部制进行展业。公司的证券信托业务、消费金融业务等正是历经了超过十年的专业化深耕,逐步成为行业领军者。同时,公司创新组织模式,设置计划单列部门,加速培育战略性业务。譬如,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等本源业务均是在设立计划单列部门之后,业务规模和展业能力实现了快速提升。

  其次,在文化与人才方面,公司在中国中化“科学至上、知行合一”的价值理念引领下,持续打造“向上向善、奋斗为本、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加强人才培养与高端人才引入,强化干部队伍的正向引领力,推动个人与组织双向赋能、共生发展。

  第三,在科技与数字化方面,外贸信托以打造“最具科技范儿”的信托公司为目标,坚持“自主可控”的金融科技发展道路,近年金融科技研发投入均在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自主研发能力和基本技术架构,在特色业务领域建成业内领先的系统群并持续迭代,有力支撑了业务数字化转型。

  第四,在业务协同与联动方面,公司注重挖掘各类业务内在联系,通过能力打通与共享,体系化转型。围绕特定领域,深化对底层资产的理解与把控,综合运用股、债、ABS等工具,提供跨市场综合服务。围绕服务类业务与主动管理业务联动,践行“服务+”,持续深化科技、数据、投研等要素,向资产、资金两端延伸,实现体系化转型发展。

  问:外贸信托如何平衡创新转型和稳健发展?

  李强:首先要正确认识创新转型和稳健发展之间的关系——金融业务的核心就是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而创新转型和稳健发展都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辩证统一地看待、处理二者关系。以“合规先行,稳健发展”为前提,推动转型、探索创新。对于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符合信托本源要求的业务,既要审慎研判、稳步推动,更要保持定力、持续迭代。

  稳健发展的核心是要避免业绩的大起大落,避免颠覆性的风险冲击,要始终如一地强调合规管理与风险防范。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把合规放在首位:首先是夯实体系建设,外贸信托是首家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合规体系建设的信托公司,对公司各项风险进行全面诊断,完善风险管理顶层设计,动态更新风险偏好,制定各大类风险制度,严控准入与过程管理,建体系、强根基,构建与转型创新业务相匹配的风险管理能力。其次,强力打造数字化中台,强调科技赋能风控,多维度开展风险监测,持续进行数据治理,使公司的风险管理更加灵敏、可靠,具有面向未来的能力。再次,促进信托文化入脑入心,公司专门设立信托文化建设工作组,通过信托经理认证考试、信托文化知识竞赛、发布《信托公司受托责任研究报告》、开展各类风险合规培训、推出信托文化学习平台等,在公司上下营造“诚信、专业、勤勉、尽职”的受托文化氛围。

  稳健发展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创新本质上是一个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先行先试不可避免的伴随着问题、困难和风险,也可能会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创新引领在外贸信托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一天的身体力行。坚持创新,愿意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并与行业共同分享经验与教训。不惧怕在业务创新探索中为发展买单,也持续地在总结和反思中优化业务模式、化解矛盾风险,为行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编:冯实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