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发全网热议,明确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七大稳定经济的政策应运而生,同时也强调了新发展阶段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新理论和新实践问题,为来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议明确强调 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
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契约精神,践行契约精神也成为各地方政府工作推进的重头戏。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契约精神,明确要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可见政府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信用就是生产力”,古往今来,信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为什么现在重提契约精神和强调构建信用社会体系?一是中国经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发展之路,新的起点要求我们更要秉承诚信原则,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文化价值体系和保障基础。二是改革开放国策持续深化,推进范围更大、领域更宽、层次更深,外商权益得到更全面的保护,金融、汽车等多领域市场放宽准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这些举措的推进和落实其实都是诚信体系建设的实践。没有诚信原则和契约精神的深入贯彻,换不来外资和市场主体的更多活力,势必影响经济发展建设。第三,恶意逃废债加剧,已经成为影响重大金融风险化解的“毒瘤”,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只有打击恶意逃废债,完善信用体系,才能促进行业风险平稳有序化解,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和信用社会的全面建成。
加强失信惩戒 落实跨部门协同重拳打击逃废债
近年来,失信人数增长迅猛,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最新数据,截止2021年12月12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超过700万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已经履行完义务从失信名单中退出的人,以及同一被执行人因多个执行案件被多次纳入失信名单的情形。打击逃废债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网贷行业的逃废债现象渐成“重灾区”。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以及网贷行业的清退大势,也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老赖”不用还款的侥幸心理,甚至“反催收联盟”势力甚嚣尘上。对于聚集了几十万上百万出借人、存量千亿级的网贷行业来说,庞大的投资人群体利益不可避免遭到损害。不得不说,逃废债特别是网贷行业逃废债已经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多个政策打击恶意逃废债。处于清退背景下的网贷行业,由于涉及庞大的老赖群体、众多的投资人利益和强烈的社会维稳情绪,对于逃废债的打击显得格外迫切。从现状来看,网贷行业逃废债治理缺少体系化的治理措施和手段,打击力度薄弱,其一逃废债数据并没有纳入央行征信到失信人数据库,其二老赖没有上失信人名单,因此逃废债行为的实施成本极低,这也导致了整个网贷行业催收压力巨大,大部分的平台出借款无法顺利收回,行业清退步履维艰。
从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来看,解决“执行难”的关键在于落实跨部门协同监管与联合惩戒机制,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体制机制。尤其公安机关是处置网贷平台工作的主力军,对于庞大的逃废债群体是否采取纳入央行征信和失信人数据库等措施,这需要国家各地区、各部门的贯彻实施,在协同监管、联合惩戒方面真抓实干。
另外,让央行征信、失信人名单等工具成为信用社会建设的强有力手段,扩大央行征信的范围,鼓励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使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不断创新应用手段。再者,道德教育的软性力量也不容忽视,加强宣传,培育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应成为常态。(文/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