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求加强对金融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问题研究,围绕一系列重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增强政策储备。其中的重大课题,包括“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这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及“数字金融”。下一步,应采取切实措施,在加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发展数字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从早年的金融电子化、互联网化到近年的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201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互联网金融”。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六类业态监管。2016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2019年8月,央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金融科技发展方向和任务、路径和边界。去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非接触银行”等服务模式兴起,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去年11月起,我国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力度。
数字金融是金融与科技融合的高级发展阶段,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1)》认为,数字金融在金融数据和数字技术双轮驱动下,金融业要素资源实现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精准化匹配,进入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阶段,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
我国数字金融在用户规模、应用场景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增长速度迅猛,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一方面,不断激发消费、拉动投资、扩大出口、创造就业;另一方面,为传统产业、行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日益成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力量,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兴,金融才能兴。数字经济发展为数字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数字金融的发展则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从2014年着手准备,到目前全国在“10+1”地区和场景试点测试,我国较早启动法定数字货币即数字人民币(e-CNY)研发,逐步实现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和数字化,将更好地满足数字经济发展对货币和支付体系的更高要求。互联网和信息科技蓬勃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数字金融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发展数字金融,关键在金融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金融业应破除数字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金融科技子公司、直销银行子公司、理财子公司等设立为契机,探索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公司治理、薪酬激励等机制;应明确数字金融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大对数字金融的人才培养投入,全面推进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
发展数字金融,须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管理部门应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风险评估,探索建立创新产品纠偏和暂停机制,引导数字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源,确保数字金融行稳致远。(董希淼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