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思维“改造一切”到人工智能的深度挖掘,再迈步至物联网的“万物互联”,为了适应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金企业都在谋求改变,甚至已有部分企业声称全面进军物联网领域,通过物联网战略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拓展至更多元化的业务领域。
自海尔融资租赁(下称“海尔租赁”)成立之初,就未将自己的定位局限于“融资租赁”的单一业务中,而是提出了“产业金融”的理念和模式——依托产业价值链,以构建良性的产业生态为过程,以提升产业运营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金融活动。
然而,笔者了解到,海尔租赁日前又将“产业金融”模式迭代升级,逐渐进入物联网共享金融进阶期,并在医疗健康、食品农业、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等领域获得一些突破与进展。
产业金融模式再升级
随着海尔租赁将“产业金融”模式迭代升级,该公司不再提供传统单一的金融服务,而是通过物联网共享金融模式,即通过“资金+网器+链接”的方式赋能实体产业,为其提供定制化服务。
据笔者了解,该公司在医疗健康、食品农业、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布局。其中,在能源环保领域,海尔产业金融针对匹配整体业务策略、整合并链接资源、提供金融方案三方面入手,通过“资金+共创平台+生态所有制的卫联网”模式,给不同的环卫运营项目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我们的方案设计可以通过智慧化的环卫系统,可提前规划车辆的行驶路线,垃圾收运轨迹,作业人员是否漏岗等。”海尔租赁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海尔租赁开始进入医疗健康板块,经过专业的调研,海尔租赁决定,与其在公立医疗的“红海厮杀”,还不如在民营医疗的蓝海深耕。为此,海尔租赁明确将“民营医疗”作为医疗健康板块的主战场。
日前,该公司还通过对专科科室共创模式,通过布局包括医疗、医药在内的大健康生态,与医生集团(提供名医专家资源)、设备厂商(提供先进技术)、民营医院(提供患者就医场所和基础配套)、运营方(帮助医院提升运营管理能力)等合作方共建了“特色科室”。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医院由于医疗设备陈旧、医生匮乏、医疗技术落后而没有设立专科科室, 因此,这种科室共建模式可帮助这类医院完成第一阶段科室改扩建,设立特色医疗专科。”
截至目前,海尔租赁在医疗健康板块已覆盖全国24个省,链接了2000家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为500多家民营医院提供了金融支持,累计提供资金超过50亿,累计市场份额超过50%。
风险判断不局限于“企业三表”
虽然物联网的相关业务发展如火如荼,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是,物联网运营存在大量的安全风险,包括安全规范缺乏、业务漏洞、业务滥用带来的业务风险等等。
海尔产业金融以金融科技为基、深度融合产业的金融服务模式,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以应用场景服务进行批量获客,以行业大数据为基础开展风控策略,以物联网为手段进行资产动态监控,并聚焦整个行业运营效率提升和服务能力的转型,实现生态赋能,打造共创共享的生态圈金融。
海尔租赁CEO张磊曾公开提到:“我们对进入特定产业是非常谨慎的,在拓展新领域之前,我们会派团队对行业进行研究与调研,包括但不限于产业发展阶段与国际对比、产业构成与产业拓扑结构分析、产业链/价值链分析等。”
以该公司最早布局的肉牛生态圈为例,“海尔租赁在肉牛行业中对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农户等诸多资源进行了链接,在整条产业链的定价权有很强的主导能力。此外,对于风险判断和控制不再局限于‘企业三表’和‘单点企业’,而是通过‘产业生态的系统稳定性’去缓释‘企业的单点信用风险’。”海尔租赁的负责人称。
与此同时,该公司通过大数据平台形成用户数据画像,并基于用户场景形成个性化、多样化的用户小数据和流数据,判断其业务交易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关联性,从而集合产业功能、交易功能和金融功能服务全产业链上下游。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尔产业金融在食品农业、医疗健康、智能制造、交通物流、能源环保、教育文旅六大行业板块累计投放超过300亿,资产余额超百亿。此外,在目前行业市场低迷环境下,海尔租赁依然在2018年实现了增长。此外,海尔租赁在2018年还获得了“AA+”的主体信用评级,并成功发行了12.17亿的ABS。